6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齐鲁经济研究院、河北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等协办的中国实学研究会管理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八届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新儒商研究院院长黎红雷教授,三立顾问董事长、新儒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唐诗武(旭诚),以及来自各高校和科研院所1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表示,中国传统实学文化与管理哲学的结合正当其时,专委会成立实现了强强联合,可以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管理哲学的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发展起来的;希望同仁们在新的组织平台上,汲取新时代的理论和实践营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表示,管理哲学成为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显学,体现了社会对高效管理的追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特别是管理哲学的专家们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未来在促进管理哲学的本土化方面将作出更多努力。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学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落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开展了“走进实学思想家故里行”、举办了“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等活动。专委会成立后,要发扬实学精神,尽力走出一条理论研究和实践普及相结合的路子。
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徐治道宣读同意成立中国实学研究会管理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批复。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审议通过以彭新武为会长的专委会第一届人事安排,我院黎红雷教授当选中国实学研究会管理哲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唐诗武(旭诚)当选理事。
会上,黎红雷教授发表主旨报告,题目是:《企业儒学与中国管理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黎红雷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企业儒学的形成过程和理论架构,着重从理论深度、实践厚度、时代维度三个方面,交流了自己建构企业儒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体会(详见专题报道 “黎红雷:企业儒学与中国管理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他指出:企业儒学立足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丰富多彩的现代企业管理学说,融合生动鲜活的当代新儒商企业治理智慧,既讲“中国话”又通“世界语”,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性,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依据,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管理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在由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院长胡国栋教授主持的“当代中国管理:
理论与实务”分论坛上,唐旭诚发表了以“企业儒学在企业中的实践成效与贯彻方法”为主题的演讲。
演讲中,唐诗武(旭诚)系统阐述了企业儒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实践路径,即解码转化。长期以来,新儒商研究院以黎红雷企业儒学理论为根基,通过创建“三立企业运作玄机理论”体系,致力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解码、转化为企业可直接应用的现代管理思想、理论、模型、方法和工具。并将其全维度、全流程、分阶段地融入企业价值、战略、机制、团队、设施和文化建设,遵循溯源经典、随顺众生、实践检验、持续迭代的原则。
唐诗武(旭诚)表示,研究院辅导的企业嘉兴嘉喆科技的成功转型作即是企业儒学理论实践成功的有力例证,通过导入企业儒学思想理论和三立企业运作玄机理论,嘉喆科技在提升经济效益、优化人才结构、推动智能化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融合经典研习、易学思维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储备干部培养)、实现治理模式现代化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即便在三年疫情期间,企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四年时间里,产值实现了两倍的增长。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解码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现代化生产力,能够有力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中国实学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是教育部主管、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学术社会团体。研究会倡导构建“新实学”的理论形态致力于发掘实学精神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实践,发挥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助力民族文化复兴、服务治国理政,构建面向当代的“新实学”,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特征,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制度建设、管理改革的重大命题,为哲学社会学科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管理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视为新时代实学精神在各类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和扩展,成立中国实学研究会管理哲学专业委员会,顺应了进一步提高新时代政治经济领域科学治理的时代要求,也符合中国实学研究会三十余年来的办会宗旨。
中国实学研究会管理哲学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将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哲学知识体系发挥关键作用,也将对推动全国管理哲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加强哲学界、管理学界与企业界的跨界融合产生积极的影响。